SERVICE PHONE
13988889999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5:35:20 点击量:
赣超联赛,江西城市足球,赣超赛程,赣超比分,赣超球队,赣超直播11月1日晚,“苏超”总决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,南通队以3:4惜败于泰州队,获得亚军。
“苏超”赛事以来,“未尝一败”的南通队止步于夺冠,令人扼腕叹息。不过,此前在强势出圈的同时,也让一家拖鞋厂的老板――李太镇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,因为南通队一共有39名球员,其中有35人都来自李太镇创办的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。
李太镇砸锅卖铁搞足球,人称“李疯子”,他办公室悬挂着的“李疯子”的牌匾,似乎是他对足球梦想执着追求的最佳诠释。
然而,约在三年前,李太镇却在办公室含泪写下球队解散方案。不甘心的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给南通市海门区主要领导打了个求救电话:“对不起,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……”
这通电话,让李太镇濒临熄灭的足球之梦重燃光芒,他听到了最温暖的一句话:“党和政府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!”
吴勇峰,海门青少年足球学校(现升级为南通市青少年足球学校)原副校长,两度受教育部门安排,派驻在李太镇的俱乐部工作长达12年,参与并见证了其从零到有再到如今火爆出圈的全过程。
“当时只有7个小孩。”吴勇峰说,2011年,李太镇和海门教体局在海南小学创立了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。“教育部门拿出教育资源,解决场地、住宿、学籍等问题,他作为投资主体,以‘全免费’的模式开启了足球发展之路。”
吴勇峰回忆,球队取得了很多荣誉,但也经历了很多危机,尤其是2022年,主要投资方中南建设集团因自身发展原因,暂停了足球基地建设,承诺的资金也迟迟到不了位。
“李太镇2023年大年初三的求救电话,得到了区委、区政府的高度重视,当年就扶持了1300多万元。”吴勇峰说,这个资金说是“续命”毫不夸张,有了钱,球队就可以运转下去了。
记者注意到,2023年制定的《关于扶持海门职业足球发展的若干政策(2023―2024年)》,明确每年扶持珂缔缘足球俱乐部1300万元,共扶持两年。同时给予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运动员、教练员每日20元的伙食补贴,海门开发区补贴专项扶持资金200万元,全年达330万元。
2025年1月,中南珂缔缘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完成0对价股权转让,由海门国企――江苏长江口开发集团下属子公司南通江湾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控股94%,李太镇6%,实行预算制下的总经理负责制。长江口开发集团负责对俱乐部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,李太镇在集团批准的预算范围内,全面负责俱乐部的日常运营与业务开展。
“国资进来后,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,可以安心搞足球了,有底气了!”李太镇多次如是表示。
“今年在去年、前年的基础上,我们又加大了扶持力度,以后还会延续下去。”该集团董事长冯伟日前表示,包括之前俱乐部搞的新基地烂尾了,今年加快了建设进程,年底会实现交付。
这个“新基地”――海门足球小镇俱乐部新基地,占地面积7700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64500平方米,总投入需要数亿元,这曾是李太镇心中的“痛”,如今随着国资进驻一切迎刃而解。
为什么海门对足球事业的投入如此“任性”?冯伟的回答是:“我们看的是未来!”
难怪有人说,珂缔缘的爆火,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一座城市用远见和韧劲完成的足球传奇。
十多年来,海门大力扶持足球事业,纵向抓顶层设计,成立足球学校,出台足球行动计划,建设足球训练基地;横向抓体教结合,实行体校化三集中管理(集中学习、集中生活、集中训练),免费吃、住、学、训,同时建立健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相互衔接的升学保障体系;抓精英培养,重金聘请外教,举办全国性青训赛事,与知名足球俱乐部、青训机构、足球学校开展交流合作。
目前,海门拥有U8-U18共11支单年龄段精英梯队(其中1支预备队),近300名签约青少年球员,规模、数量、培训质量全省领跑;先后入选中国足协各年龄段国家集训队160多人次。
经过十多年的深耕细作,海门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六轮驱动”发展模式:政府主导、学校主责、体教融合、社会参与、职业突破、产业赋能。
“打造青训体系的样板、校园足球的样板、‘体教融合+职业俱乐部’的样板――就是我们的目标定位,用改革思维、创新理念、务实举措来推动海门足球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。”海门区委书记沈旭东表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