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RVICE PHONE
13988889999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1:35:22 点击量:
赣超联赛,江西城市足球,赣超赛程,赣超比分,赣超球队,赣超直播2025年11月2日晚,赣州队战胜宜春队,夺得首届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冠军。全场4万余名观众的欢呼声,印证了这项新兴赛事扎实的群众基础。
在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,终场哨声响起时,卢欣和队友们相拥庆祝。这位来自会昌县第四小学的体育老师,在决赛第64分钟头球破门,以12粒进球荣膺赛事最佳射手。
“孩子们在场边呐喊的那一刻,我浑身充满了力量。”卢欣感慨道。他透露,首场比赛时自己紧张得双腿发软,直到看见自己教的30多名学生出现在看台,才找回状态。
草根球员成为赛事主角。数据显示,赣超联赛的550多名注册球员平均年龄23岁,全是非职业选手,涵盖教师、厨师、出租车司机等各行各业。自7月12日开赛以来,66场比赛累计吸引120余万观众,场均1.8万人,单场最高观赛人数达50168人,创下江西体育赛事新纪录。
江西省体育局在2024年底决定对原有赛事进行升级,将江西省足球超级联赛转变为以城市为参赛单位的足球赛事,并更名为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。
“2025年4月正式下发通知,7月新‘赣超’打响。”江西省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贤敏介绍,这一变化让赛事更具地域归属感。
赛事策划阶段,江西方面注意到江苏“苏超”的成功经验。6月下旬,赣州赛区运营方专程赴常州考察。
“大雨中,3.6万名观众的热情令人震撼。”赣州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刘效江回忆,他们不仅带回了详细的考察报告,还从“苏超”团队聘请了3名运营人员。
借鉴之外,赣超注重融入本土文化元素。从第二场比赛开始,中场休息时穿插了红色文化、客家文化等表演。8月31日赣州主场,4万球迷齐唱《十送红军》的视频全网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。
各赛区纷纷效仿,新余主场上演《天工开物》舞剧,抚州赛场响起《我在牡丹亭等你》,将体育赛事打造为文化盛宴。
赛事起步阶段,组织方曾面临不少挑战。赣州市体育局体科科长廖凤灵坦言:“最初还担心没人来看,打算把门票分给各县区。”
然而,首轮8000张门票20分钟售罄,第二轮2万张门票更是“秒光”,让主办方意识到群众对足球的热情。
场馆选择成为首个难题。赣州原定在南康区一座容纳8000人的体育场举办,后改为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。“这是该中心今年启用后首场万人赛事。”刘效江表示,各方通力协作,确保赛事平稳进行。
交通疏导尤为关键。鉴于场馆周边无地铁,赣州市公交公司每次投入百余辆公交车免费接驳,有效解决了4万人同时散场的压力。
“我们没有经验,就主打‘听劝’。”王贤敏说,各地在每轮比赛后都会复盘,根据观众意见及时调整。
有网友反映场地和直播画质问题,九江赛区很快更换草坪和设备;针对灯光昏暗的批评,吉安用吊车补光并加快体育馆改造;球员球衣背后的拼音难以辨认,组织方迅速改印汉字。
这种快速响应机制赢得了球迷认可。随着赛事推进,观众“吐槽”逐渐减少,办赛水平稳步提升。
尽管人气高涨,但赛事运营仍面临盈亏平衡的挑战。刘效江算了一笔账:即使有商业赞助,10轮常规赛仍需财政投入400多万元。
“门票定价亲民,单靠票务收入确实难以覆盖成本。”他表示,场地费、安保费和人员工资是主要支出。
探索“赛事 文旅”融合模式成为破题关键。江西省体育局宣教法规处负责人钟进华介绍,赣超采用“政府主导 地方协同 协会运营”模式,由省体育局和各设区市政府共同主办。
各地推出创新举措:门票变身“文旅一卡通”,球迷可凭票享受景区、酒店优惠;设立第二观赛现场,结合“赣超”夜市,让球迷在商圈、广场边看转播边品尝美食、购买特产。
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赛事吸引力,也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。萍乡、新余等赛区借机推广本地特产,赣州将足球赛事与红色旅游结合,形成良性互动。
“目标是实现‘赛事搭台、经济唱戏、文旅添彩、城市受益’的良性循环。”钟进华表示。
如今,赣超赛事已超越体育竞技范畴,成为连接城市情感的纽带。随着九江赛区草坪焕然一新、吉安赛场灯光完成升级,第二届赛事筹备已提上日程。
“球迷的参与是我们最大的动力。”王贤敏说,未来将继续优化赛事体验,让赣超不仅是一场足球赛,更成为江西全民健身的品牌活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